一场关于成长的人生修行——访校“十佳大学生”李正雄

发布时间:2015-12-11文章来源:学校新闻部1

 

人物档案李正雄,中共党员,研究生院13级电路与系统专业研究生。专业成绩优异,年级综合排名第一,曾获2014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校一等奖学金、校科研奖学金、华为奖学金和Microchip奖学金。积极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及相关子课题,发表EI期刊论文1篇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、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。所在团队获校“青春榜样”称号。独立运营维修手机社会服务项目,已累计服务同学100余人次。

调整大小 3-1.jpg

 

当年,校“十佳大学生”程聃的一句“清华、北大,宁有种乎?杭电学子,同样人才辈出!”让台下的许多学弟学妹热血沸腾,李正雄就是其中之一。六年的杭电生活就像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修行,在这条路上,李正雄每走一步,都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。校园的风景在改变,但孜孜以求的心不变。

荣誉记录不下的精彩

对每一个优秀的学生来说,荣誉代表着什么,是一张张获奖证书、一个个奖杯?还是求职简历里那写满了一张又一张纸的自豪感和满足感?相较于这些,笔者更愿意去了解那些荣誉背后的故事,那些荣誉记录不下的精彩。

带着这样审视的目光,笔者见到了一个鲜活的、有血有肉的李正雄,淡然生活,笑看荣誉。用李正雄的话来说,每天奔波于宿舍和实验室之间,做着该做的事情,让他感觉到内心的平静,日复一日,慢慢积累,过程便是生活给予的最好的报答。

还记得导师曾训诫说,“研究生期间看起来有两年半,但其实大致不过1000天,一眨眼的事,要学会好好利用这每一天!”李正雄常拿导师的话来鞭策自己。早上起床,回想一下昨天的学习内容,安排一下今天的进程;晚上睡觉前,总结下当天的得失。有时候,走在路上、躺在床上都会思考自己的课题,考虑如何解释自己的实验结果,如何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说;吃饭的时候,也会因为突然而至的灵感兴奋不已。很长一段时间,李正雄都知道校园凌晨4点的样子,那时看问鼎广场的雕塑,都恍惚觉得是电路板上的排针。

专注于研究,像个苦行僧一般,不觉得辛苦和无趣吗?李正雄讲起了自己本科期间备战美国(国际)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经历,“那时候六教还没有装空调,每天在封闭、清冷的教室中忍受着寒意的侵袭,只能靠不停地喝热水取暖,就这样几十天的训练还是扛了下来。怨天尤人很可怕,人不该被自己打败。”更重要的是,在探索专业知识的过程中,李正雄有一种“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”的感觉,他被专业知识的博大和瑰丽所深深折服了。最终,他的专业课绩点达到90.75,全年级199人,年级综合排名第一,这也给了他更大的鼓励和动力。

不张扬的公益

杭电六年,为己也为人。为己是一路的拼搏奋斗,为人则是公益道路上的坚定付出。

    将专业知识与服务社会的意愿相结合,或许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,抱着这样的想法和理念,李正雄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。2014年,他留意到身边的同学有大量维修手机的需求,尤其是部分型号手机存在大量部件使用寿命到期的问题。于是,他利用互联网技术,建立了微信公共账号,以独立运营的方式开展O2O维修手机社会服务项目。“在社会服务中,我不仅学到了如何与同学沟通,怎样快速学习、现场处理,更是换了一种视角看到了手持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,为之后项目的开展收集了大量新鲜的第一手资料。” 李正雄坦言。目前,公共账号平台已推送相关原创文章40篇,累计服务同学100多人次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李正雄得知我校“迪喜之光”实践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云南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没有照明灯,他便个人出资,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和队友们一起动手制作了简易太阳能照明设备,并把这些设备捐给了那里的孩子们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李正雄用自己的一片爱心和实际行动,照亮了学校的教室和宿舍,也照亮了山区孩子们的心,李正雄很开心,甚至有一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。

六年间,李正雄参与过校内外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不计其数,这也像是一场内心的修行,做公益本就不必张扬,对得起自己的心,也便对得起帮助过的人。

不叫苦的付出

对于一名工科研究生来说,学习生活都离不开实验室和科研。两年多的时间里,李正雄参与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及相关子课题的研究,用自己的耐心、细心和一颗乐观进取的心在科研之路上不断前行。

李正雄对待项目一丝不苟,从做实验到分析结果,每个环节都特别认真。做科研没有捷径可言,他常常可以对着一段代码看上几个小时;做实验遇到瓶颈时,他会一点点地做前后几种方法的结果对比,查找微小的区别。这虽然是个笨办法,但正是在这种反复的、有点枯燥和机械式的对比中,李正雄往往能够找到关键变量,进而找到问题的关键,提出新的解决方案。冬天,他在零下的环境中做连续低温测试;夏天,则在高温车间里做联合调试;加班加点做实验到深夜,也是常有的事情。带着这种执着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,他所负责的项目部分都成功地完成预期目标,顺利通过验收,他参与研发的某深海科考设备已随国家科考船游遍全世界。

做科研的过程,也是自我完善、自我成长的过程。碰到困难,李正雄也会有一时的情绪低落,但他从不气馁,总是能尽快调整心态,分析原因,重新再来。“在科研项目的锻炼中,我发现自己慢慢变的能尽快静下心来,仔细分析已有基础的优势与不足,结合新的观点,将假设付诸实践,使问题一点点得到解决。”有时,接到紧急的新课题任务,他也不会抱怨,而是马上投入到新课题的准备中去。因为他始终相信,困难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怨天尤人,失去那颗乐观进取的心。

李正雄告诉我们:“在科研中,我学到了很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,接触到了科技前沿,拓宽了自己的眼界和知识储备,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。而且通过实践锻炼,我进一步理解了书本上的相关知识,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。”李正雄很珍惜那些为了一个创意、一个项目和队友头脑风暴、通宵达旦的时光,更骄傲于在自己读书的时候就能为祖国的科考事业作出一点贡献。

科研是要为社会服务的。抱着学有所用、希望可以用专业知识帮助别人的心态,课余时间,李正雄也会关注社会动态,留意生活中的那些科技变化。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空气质量和智能生活两个社会热点,以专业的思维来看待其中的问题,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。最终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、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。

走出实验室的李正雄,是个爱文学、爱踢球的大男孩。作为研究生院电路与系统专业的足球队队长,他带领自己的队员积极参加校足球比赛,并以小组第一出线。高中时,李正雄曾是文学社的一员,也曾创作文章。闲暇时,他喜欢沉浸在《开云体育》的精彩故事中,久久不能自拔。他说:“无论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,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,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,顺生而行,不沉迷过去,不狂热地期待未来,生命这样就好。”

时光如梭,人生的修行不会止于大学或者研究生任何一个阶段,我们都在寻找更好的自己。十佳对李正雄而言更像是一个结点,给这场修行一个完美的褒奖。采访最后,李正雄想借用陈聃学长的那句“清华、北大,宁有种乎?杭电学子,同样人才辈出”送给学弟学妹们,他说,只要坚持和坚信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!(杨晨昱  陈锐)

上一篇:下一篇: